楚天都市报讯 从2007年起,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收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,至今已收了350名大学生进修学习。他们毕业后,大多数返回农村从事农业养殖等创业,对当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。
从小吃不饱
许愿要种高产粮
36岁的李德平,保康县后坪镇人,2008年通过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招生考试,成为一名大学生,学习蔬菜培育专业。谁能想到,进入大学前,李德平连小学都没毕业。
李德平家中兄妹9人,他排行第八,小学五年级时因家贫被迫辍学,他印象中13岁之前感觉从未吃饱过,为了填肚子,他很小就对农作物种植感兴趣,希望种植出高产的粮食和蔬菜。
16岁那年,一本破旧的《冬暖大棚蔬菜栽培技术》成了他的启蒙老师。他购买了当时的新品种杂交水稻,使用尿素高效肥料,使每亩土地的产量从原来的500斤增到900斤。一年之内就解决了一大家人的温饱问题。
赚得首桶金
一分地收入300元
经人推荐,李德平在保康县城租了一分田地,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,不久就赚了300元,在当时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短短时间内,1分土地就赚到了300元,李德平从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,他开始更多地学习各种种植技术。
为了学技术,他曾向在当地种菜的山东人请教,“只进去2分钟,看看大棚框架结构和取暖设备”,但遭到拒绝,这使他受到很大刺激。
当时大棚蔬菜尚未得到推广,李德平就辗转各地学习种植技术,由于勤奋好学,他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很受欢迎。但凭仅有的经验仍无法解决众多生产难题,得知大学实行“一村一大学生”招生政策,经过两年努力,他从一名小学生直接晋级为大学生。
创业未止步
愿与乡亲同致富
进 入校园后,李德平像海绵一样吸收蔬菜种植知识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家中的蔬菜大棚产量大增。2008年9月,他注册了“绿园菜业”蔬菜销售店,销售蔬菜、 种子、种苗等,同时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。不到一年时间,销售店年销售额就达到40万元。2009年,他的蔬菜亮相上海世博会。
今年,刚毕业的李德平又有了新的发展计划,将原有8亩蔬菜大棚扩展到40亩。明年,他还准备申请开办蔬菜合作社。
李德平说,当地资源多是矿山,许多农民只能指望土地生活,希望通过合作社形式带动村民一起致富,同时也将自己的产业扩大,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。
记者李星
专家建议
市创业导师团导师王壮:近年来,一方面,许多大学生在城市艰难地寻找自己的位置;一方面,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,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。换一种思路,也许就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,李德平就是在农村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家境贫寒、没有任何资源,完全靠自己,李德平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坎坷,分析他的成功经验,主要在于不断学习和创新,利用先进技术在市场上取得先机。